標題:
[轉貼]Linux 為何對病毒免疫?
[打印本頁]
作者:
chiming
時間:
2007-10-9 00:57
標題:
[轉貼]Linux 為何對病毒免疫?
Linux 的起源、應用目標是網絡操作系統,它的設計靈感來自於 Unix 操作系統,因此它的命令的設計比較簡單,或者說是比較簡潔有效。由於純文本可以非常好地跨網絡工作,所以 Linux 配置文件和數據都以文本為基礎。就算是目前圖形化操作再多樣,其內涵仍是不變的。
Linux開發更多關注的是它的內在功能而不是表面上的東西。即使是在純文本的環境中,Linux同樣擁有非常先進的網絡、檔案和安全能力。
Linux 不使用文件名擴展來識別文件的類型。相反,Linux根據文件的頭內容來識別其類型。為了提高人類可讀性您仍可以使用文件名擴展,但這對 Linux 系統來說沒有任何作用。不過,有一些應用程序,比如 Web 服務器,可能使用命名約定來識別文件類型,但這只是特定的應用程序的要求而不是 Linux 系統本身的要求。
Linux通過文件訪問權限來判斷文件是否為可執行文件。任何一個文件都可以賦予可執行權限,這樣程序和檔案的創建者或管理員可以將它們識別為可執行文件。這樣做有利於安全。保存到系統上的可執行的文件不能自動執行,這樣就可以防止許多檔案病毒。
病毒碼(Virus Pattern)
所謂的病毒碼其實可以說成病毒的"指紋",當殺毒軟件公司收集到一隻新的病毒時,他們就會從這個病毒程序中截取一小段獨一無二而且足以表示這只病毒的二進製程序代碼(Binary Code),來當做查毒程序辨認此病毒的依據,而這段獨一無二的二進製程序代碼就是所謂的病毒碼。二進製程序代碼是計算機的最基本語言--機械碼,在計算機中所有可以執行的程序(如*.EXE,*.COM)幾乎都是由二進製程序代碼所組成。
由高級語言寫成的二進制病毒,一進入Linux世界,這些病毒的作者再也不能精確控制每一條指令,因為即使相同的代碼,不同的編譯器編譯的結果也不相同,這病毒不是不存在,而是沒辦法啟動運作。
歡迎光臨 彰縣自由軟體交流論壇 (http://free.jls.idv.tw/)
Powered by Discuz! 6.0.0